教育,是東吳大學巨量資料管理學院學程主任胡筱薇的工作,也是她的熱情與使命所在,「不可能用一模一樣的公式來培養孩子,」面對充滿未知的AI時代,無論是教導家中的二個學齡前女兒,或是教育大學生,她都不斷強調:「不要被自己的經驗和恐懼侷限。」
AI衝擊,不能用一模一樣的公式培養孩子
無可避免,每個人都受限於自己經驗的框架。胡筱薇小時候,媽媽花很多時間陪伴,她也順利一路直達博士,「說真的,我是這種教育制度下的受惠者,」她說:「但過去的教育制度對很多孩子來說,是很不適合的。」
胡筱薇的另一半鄒文博,就是不適應的代表之一。鄒文博,台大環境工程博士,但從國小到國中階段,他卻是「從後面數來數一數二」的學生。成績單發下來,只有操行表現最好,「96分!老師還寫評語:樂觀開朗,樂於助人,」鄒文博大笑:「我們家就是盲目的樂觀,看到這個就覺得我真的很優秀啊!」
兩個人在學習態度上的差異,用「天壤之別」來形容並不誇張,例如老師說這個要寫10遍,胡筱薇會寫11遍,鄒文博卻會想:「天氣這麼好,我為什麼不出去玩?」「寫這個到底有什麼用?」想著想著,就什麼都沒寫,成績自然始終在班上墊底。
但也因為家中的「盲目樂觀」,從來沒有因為成績不好被父母責備差辱,也因此沒有失去信心。國中以吊車尾成績進入五專就讀,開始理解自己的鄒文博找到了喜歡的領域,從技職體系到台大博班,最後以第一名拿到環工所博士。這個過程並不容易,各種挫折從來沒少過,但由於興趣,也因為懂得釋放壓力和轉換心境,鄒文博仍然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。
截然不同的學習路程,兩個人最終相遇相守,分享在學習路上所看到的不同風景。這讓胡筱薇更清楚知道,面對AI衝擊下劇烈改變的未來,不必要、更不能用一模一樣的公式來培養孩子。
所以,他們如何教育四歲半跟六歲的女兒?讓孩子學英文跟程式設計嗎?
「學習一定要有動機,從小逼孩子學英文,反而讓孩子厭惡英文,」胡筱薇的做法是,在生活中用少量的、簡單的句子,慢慢讓孩子熟悉語感,並且善用各種機會增加學習的興趣。
例如一起去看《冰雪奇緣》之後,女兒會有一連串的問題:「雪寶為什麼回來?為什麼水會有記憶?為什麼爺爺會變成這樣?」胡筱薇會從女兒問的問題知道她在意哪些事情,再透過親子對話建立孩子的知識體系。而同時看過中英文版本後,孩子通常會興致盎然地主動要求,再多教一點英文。
至於教孩子程式設計,本身學資訊管理的胡筱薇有過失敗經驗,「孩子每個年紀會有不同喜歡做的事情,四歲時最喜歡的就是把堆很高的積木推倒!」她大笑說,因此,女兒四歲時的程式設計教學並不太成功。不過,寫程式最重要的不在語法而是邏輯,邏輯則在生活中俯拾皆是。
「媽媽,為什麼太陽一直跟著我們去上學?」「為什麼等火車的時候一定要站在這條線後面?」胡筱薇說,在孩子眼中,世界充滿了各種有趣的問題,透過他們的觀察,如果家長能夠抓住機會進行對話,就開啟了邏輯論述的可能。而透過家長的對話與引導,孩子不僅逐漸建立知識與價值體系,還能擁有探索未知的熱情與動機,「這是最珍貴的,」也是培養孩子面對未來人工智慧衝擊的關鍵。
不管功課再好、會不會寫程式,都可能被人工智慧取代
這波人工智慧技術發展,首先改變了產業的營運模式,快速牽動生活方式轉變,而教育勢必急速趕上,無論是家庭或學校,都必須重新思考如何培育AI世代的年輕人。
這個世代的年輕人跟我們差異有多大?胡筱薇舉例,去年她教的大一學生提問第一個問題:「為什麼儲存的ICON是長這樣?」在電腦左上方儲存的按鍵是一個光碟片,大家也習以為常,但18歲的孩子無法理解,因為根本沒有看過光碟片。
同樣的道理,「滑世代」不會複製資料夾,因為他們一開始就是使用手機;沒有檔案系統的概念,更不懂什麼是「路徑」,因為不知道這些要拿來做什麼。這些教學現場的經驗,都使得胡筱薇更深入認知,過去我們這個世代的「理所當然」對於年輕人而言,可能是完全沒有意義的陌生。
不過世代差異並非最嚴重的問題,更讓胡筱薇擔心的是,一群有問題也不懂得開口問、只會坐著等答案的年輕人,而且這樣的孩子比例近幾年有增無減。「只會坐著等別人來告訴你答案,告訴你下一步應該做什麼的孩子,」胡筱薇憂心地說,不管功課再好、會不會寫程式,都很可能才是會被人工智慧取代的人,因為照著別人給的規則做事,機器人的表現通常不會輸給人類。
的確,我們的教育始終習慣由老師或家長來給答案,這讓年輕人失去了自動找尋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;無可避免,大家也都會用自己的經驗來教導自己的孩子,就算明明知道這個世代的思維,不可能告訴你未來的世界會長成怎樣,還是忍不住要孩子照著自己的想法走。
所以,在東吳巨資學院開的通識課程,其中有一課的名稱就打算叫做「為什麼不該聽爸媽的建議」,乍聽令人訝異,其實要告訴孩子的就是,AI將會徹底改變我們過去對於世界的認識。
那麼,AI世代的孩子必須具備哪些能力?胡筱薇認為,要有自激勵、自適應的能力,才能在快速變化的未來找到屬於自己定位。自我激勵意味著要有足夠強度的動機,還要可以找出自己的熱情所在;自適應則是要隨時保持好奇心與學習態度,隨時掌握各種變化並隨之彈性調整。
也因此,老師的任務必須調整,不能再單純只扮演知識的傳遞者,更重要的是增加孩子對於未來的信心,並且激發熱情。
胡筱薇曾試著問學生對於未來的夢想,不少學生回答「考上研究所」,或者「睡到自然醒」,「這不是夢想啊,而是人生的KPI!」因此,她在東吳提出了「VPAI」做為教學目標,希望孩子能夠儘可能想像,對於自己的未來有願景(Vision),並且持續擁有熱情(Passion),進而採取具體行動(Action),最終發揮對於社會的影響力(Impact)。
家長不要用恐懼去轄制孩子
所以,家長要培養孩子的不只是英文或程式設計,「而是給更多的熱情與信心,不要再用恐懼去轄制孩子,」胡筱薇說,像是「你再不學寫程式,以後AI統治你喔」、「不認真讀書以後AI搶你的工作!」這些話的背後,其實投射出來的往往是家長們對於未知的恐懼。
親子教育是非常細膩的關係,胡筱薇跟鄒文博一再提醒,父母在安排孩子學各種才藝之前,必須先想清楚,自己讓孩子學這些的內在動機究竟是什麼?是自己的經驗、成長的缺憾、或者是因為過去挫敗所投射出來的恐懼?
「要知道自己做決定的思想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,不要把孩子拉進害怕的框架裡,」胡筱薇說:「有些家長會說讓孩子多學些東西,是為了未來可以有更多的選擇,」但這句話真正的意思往往是「孩子要夠優秀才能有選擇權」。而這就牽涉到在我們心中,到底「優秀」的定義是什麼?是誰的標準?恐怕在未來的時代,這些標準定義都會隨著改變。
所以,家長到底應該怎麼做?胡筱薇並不認為自己可以提供完全正確的答案,但她建議有幾個方向可以思考,首先是家長要很了解孩子,才知道如何引導。 例如孩子就是很會畫畫,為什麼不讓他在畫畫當中找到熱情?陪伴孩子發現自己會做、喜歡做的事情。」
陪伴、觀察、理解、溝通,在胡筱薇與鄒文博的分享中,是不斷出現的關鍵字。這對在社會價值體系中常被歸類為「贏者圈」的博士父母,因為有截然不同的學習歷程,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會不停討論,並藉此不停調整自己的想法與做法,這也是他們很在意的一點:夫妻在教養的價值觀要一致,同時必須有良好的溝通,如果是單親,也要有人討論,最好是觀念不同的人,才可以不讓自己入經驗侷限與思考盲點。
「我們能給孩子的很有限,要知道,真正的價值在於跟孩子的關係,關係好才有影響力,」胡筱薇認為,無論人工智慧或其他科技的進展,都是工具,會改變很多的流程或既有模式,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溫度是不會改變的,人類的核心價值與知識體系也不會改變。
因此,未來不管唸文科或理科工科,每個領域知識仍有其價值,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重要性,「我們是教人不是教學,」胡筱薇強調,讓孩子始終擁有熱情與夢想以及使命感,才是最重要的。
給家長的建議:
孩子探索未知的熱情與動機是最珍貴的,不要用自己內在的恐懼去轄制孩子。
Copyright © Taiw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ademy Foundation